人民币资产受青睐:离岸央票获2.7倍认购 4月债市

来源: metatrader4官网下载 时间:2020-05-15

继3月中国人民银行离岸央票发行获得3.5倍超额认购后,5月14日,人民银行再次在香港成功发行200亿元3个月期和100亿元1年期人民币央票, 投标总量约800亿元,接近发行量的2.7倍。

疫情恐慌过后,人民币金融资产的价值正重新获得境外资本认可,不仅仅是离岸央行票据,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兴趣还体现在境内债券和股票。

央行在香港发行央票之前,今年4月,境外机构对境内债市的配置力量加大,沪深股市均实现北向资金净流入,逆转了3月份资金流出的局面。

人民币股债收益率优势凸显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近日公布的4月债券托管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规模为646652.96亿元,同比上涨12.98%,相较上年末上涨3.88%。其中,境外机构的债券托管量突破2万亿元,达到20011.36亿元,同比增长30.45%。较上年末增加6.62%,已连续17个月增加。

人民币资产受青睐:离岸央票获2.7倍认购 4月债市

(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

从单月托管量的增加情况看,4月境外机构托管量共增加433亿元,较3月62亿元的增量大幅提升。

从券种来看,境外机构债券托管品种以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为主,尤其是国债对境外机构的吸引力较大。4月,境外机构净增持国债512亿元,创下自去年9月以来新高。

相对于已经跌入或即将跌入负利率区间的欧美各国国债,中国国债收益率优势明显,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在2%上下区间波动。

上海一外资机构基金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欧美国债收益率下降导致债券预期回报下滑,分散风险的作用有所减弱。相比中国境内债市总量,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债券比例仍偏小,但也是外资机构资产配置中的重要产品。”

中信证券固收分析师明明预计,短期来看,后续如果没有更大规模的货币宽松配合,利率再创新低的可能性已经不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2.4-2.6%的区间运行。

在股票市场,A股的稳定表现也吸引了大量的境外资金。4月,沪指月涨4%,深成指涨幅近8%,创业板指数上涨超过10%。

专注内地金融市场的一位香港交易员描述称,“在内地疫情进入拐点后,配置沪深股市的资金量明显回暖。”

4月当月,陆股通净买入533亿元,环比增加1211亿元,这是3月份陆股通大幅净流出678亿元后再度回归净流入状态。其中,沪股通累计净买入237亿元,环比增加约614亿元;深股通累计净买入296亿元,环比增加597亿元。

“虽然疫情首先在中国暴发,但中国是第一个从疫情中复苏的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其他国家相比,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也比较合理。”上述基金经理还表示,当前 A 股估值相对较低,也是吸引资金净流入的一个因素。

取消额度限制 市场更加开放

境外机构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的背后是中国金融市场对投资人民币资产限制越来越少,额度更多,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在外资投资额度方面,2019 年 9 月,QFII额度从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并进一步简化QFII和RQFII的资金管理要求。

到了今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外管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包括直接取消了QFII/RQFII额度限制、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等规定,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

今年1月,财政部宣布放开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加入地方政府债券承销团的资格限制,按程序吸收外资银行加入承销团。

财政部表示,外资银行加入地方政府债券承销团,有利于拓宽债券发行渠道,扩大政府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2月底,中国国债还正式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此前,在2019年4月,彭博公司宣布,将中国债券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此前曾表示,国际债券指数供应商先后将中国债券纳入其主要指数,充分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认可。

外资流入有望持续上升

即使经历了3月份的短暂流出,多数机构认为,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兴趣将持续,尤其是在欧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且宽松货币政策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延续的背景下。

海通证券报告预计,在人民币汇率有望稳定且有序升值、国内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内债券市场收益率仍较高的背景下,境外机构配置中国债券的力度还会显著加强。

兴业证券固收分析师黄伟平也指出,疫情引发全球衰退的概率在上升,外资流入新兴市场的节奏和幅度仍然受到避险情绪的压制,但由于全球货币政策“大放水”以及在岸人民币债券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性价比”,外资流入斜率预计将逐步上升。

今年2-3月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在中国大范围蔓延,随后全球暴发,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普遍走弱,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遭遇资金外流。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大韧性;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得到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基本稳定。

某国有大行外汇交易主管对《财经》记者分析称:“3 月人民币波动属于被动式调整,在美元流动性危机下美元走强,新兴市场货币普遍下跌带动人民币走弱,并非经济基本面的原因。”

上述香港交易员还表示:“汇率风险是外资机构在配置资产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疫情危机发生后,虽然人民币也走弱,但波动性也远小于其他新兴市场。”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境外资本在短期流出后再度流入,有望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形成支持。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预计,二季度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复苏,人民币对美元将收敛回升。

“只要不出现第二波大规模疫情,中国经济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恢复正常,但发达经济体相较于中国将滞后三到四个季度,也就是到2021年底才能恢复正常。” 先锋领航Vanguard在其5月的区域经济展望中指出。

对人民币资产的相对优势,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中国债券收益率处于新兴市场国家中间水平,但波动性最小;权益资产方面,A股估值也要低于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且中国本轮政策刺激相对比较克制,这更有利于危机后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人民币资产质量,进而吸引长期资金而非热钱的流入。

“除非特朗普再次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否则人民币资产将能够提供相对理想的回报,但在疫情对美国经济冲击下,再次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可能性看起来并不大。”上述基金经理预计。

版权所有 metatrader4官网下载 www.namemt5.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metatrader4官网下载 www.namemt5.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