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metatrader4官网下载 时间:2020-06-23
伴随海外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央行宽松政策的重启以及激进进展,我国央行货币政策也展现宽松迹象。今年以来的货币供应量呈现加速加码的局面,但这是否与全球步调一致,或我国货币政策出现调整是重要的方向与趋势的关键问题。透过疫情观察,全球包括我国货币政策救急救命主题一样,但我国救急救命之下的特殊环境以及与众不同的宏观经济指向则存在特性与个性的差异与状况。对比发现,美国资产负债表规模增至7.21万亿美元。欧央行资产负债已升至5.6万亿欧元(1.1236, -0.0025, -0.22%)(5.1万亿美元)。然而,我国央行施行“缩表式”宽松,资产负债由1月37.3万亿元降至5月36.7万亿元明显不同于发达国家央行动向。这种区别中所蕴含的深层原因及我国货币政策未来基调、动向有待观察。
疫情特殊宽松政策,指向精准。在现代以美欧为代表的货币政策体系中,通常加息(降息)和缩表(扩表)被视为最直接的货币政策工具,当加息(降息)和缩表(扩表)双管齐下的时候意味着市场上的钱更贵(便宜)、更少(多)。然而,我国缩表往往意味着宽松与国际相悖。我国当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端变动项主要为外汇占款和对其它存款性公司债权的缩减,负债端表现为储备货币和政府存款的减少,其本质是基础货币的减少,即拒绝大水漫灌。我国货币政策基调不搞大水漫灌是主动与被动选择共同的结果,疫情中断企业生产与国际贸易,其中表现为单位活期、定期存款及个人存款的增加及外汇占款的减少,但货币流动性紧张仅仅是表象。如果动用资产端政策工具增加流动现金供给释放流动性,则会在疫情平息后推高通胀反噬经济,这与我国前期去杠杆的基调相悖,更会造成前功尽弃的局面,这是当前货币政策凸显了逆周期调节的作用。但现实的经济萎缩风险同样不能置之不理,核心是通过政策保企业资金面稳定和保居民基本民生,主要通过政府财政支出及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提高广义货币供给,提高货币乘数,进而激活资金活力。货币政策精准性和直达性一系列动作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现为负债端政府存款减少及金融性公司存款减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共进意味显著。此外,经济发展在周期上平衡尤为重要,单纯扩表会给我国货币政策调节带来更大压力,当前我国宽松方式更体现在政府表外资产的增减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在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我国缩表侧重求稳,意义不同。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显示国情以及当前经济重心不同,央行扶持具有针对性。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各国高度重视宏观经济与微观层面的资产负债状况。美联储资产最重要的关注点在于政府债券,其占比最高为86.06%,这意味着通过购买国债释放的美元流动性在未来能达到的效益,取决于美债在长期的收益率变动,根本上依赖于于美债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而美国综合国力则是国际市场对美债认可程度的核心。随着美联储持续释放宽松,美债规模不断攀升,增加美国财政收入、扩大贸易顺差以及吸引外部投资无疑成为美国政府面临的破解问题。因此,对外扩张、经济强权的实现至关重要,这将导致美联储在解决就业、刺激通胀的外衣下,必须致力于全球资产流动与分配的引导与主导。反观我国政府债权占比最低,外汇资产占比最高为68.09%。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及投资占比较重,当前合理调控外汇储备有利于我国调整外贸结构,进而提升我国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这更验证了我国央行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其货币政策在不同阶段,为了达到维护金融稳定及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我国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我国对于经济下行压力适度实施或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速相匹配。虽然两会并未设定今年经济增速全年目标,但我国实行缩表式宽松货币政策,市场流动资金仍保持充裕,这对国内经济的扶持显现积极效应。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狭义货币(M1)余额58.11万亿元,M2增速维持在11.1%,M1增速从5.5%升至6.8%。5月社融规模增量达3.19万亿元,高于预期的3.1万亿元。5月新增人民币(7.0844, 0.0160, 0.23%)贷款1.48万亿元,略低于预期的1.6万亿元。国内经济在政策扶持下得以回升,通胀增速不可避免放缓,但IMF仍对中国抱有较为正面的经济增长评价,并预计2021年将增长9.2%。我国货币扩张速度符合“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缩表”宽松符合当前我国特色国情及实体经济发展需求,虽然此种货币政策与国外略有差别,但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周期中并不罕见,近年来,我国央行更加强调资产负债表调整对预期的影响,尤其意识到美国的宽松政策有世界其它国家“买单”,扩张性与裹挟意味较重。我国更不能照猫画虎:鉴于扩表+降息可能带来的高通胀风险在历史上曾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民生安全与金融风险亦是重点。因此,我国央行缩表宽松本质上是为了规避货币政策带来的短期经济风险,却也不像西方央行大肆采取扭曲操作,毕竟人民币汇率与经济的健康平稳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